截至2019年底,重庆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21万,占总人口的21.10%,全市老龄人口呈现规模大、程度高、高龄化等特征。
“继新一轮机构改革后,老龄健康工作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面临新机遇新挑战。”李雪梅介绍,近年来,市卫生健康委主动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从老年健康教育、预防保健、疾病诊治、康复和护理、长期照护、安宁疗护等6个方面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能力建设,努力构建完整的老龄健康服务体系。
睡觉可以监测心率、离床太久可报警、随时随地有定位、发现异常可第一时间送医……在渝北区悦来老年康养中心,“智慧+健康”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正在进行。据该中心筹备组常务副组长王洁蔷介绍,中心通过智能设备,利用无线传输实时把数据输送到智慧平台终端,护理人员在每个楼层的护理站大屏幕上可以随时观察,家属在自己的手机上也可以随时关注,全方位保障老人的安全和健康。

为老人检查身体。
而这只是建设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一隅。“我们还将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转型为重庆市老年病医院。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,95个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(中医院)开设了老年医学科,全市所有三级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。”李雪梅说。
此外,市卫生健康委出台《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规范》,推进相关服务工作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标准化。同时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,并联合相关部门针对建档立卡失能贫困老年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、家庭医生签约、长期照护等服务,在九龙坡区、北碚区、石柱县开展安宁疗护试点,增加安宁疗护服务供给。
截至2020年9月底,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144家,床位4.25万张;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1199对。9个医养结合案例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、世界卫生组织医养结合典型案例;4家机构入选2019届医养结合机构100强榜单;全市“高端有供给、中端有市场、低端有保障”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保障体系逐步形成。(贺立 王凤)